宴会的萌芽时期
人和人类社会真正走向成熟的时代,大约是4 ~ 5 万年前至1 万年前,这个时期的人已经是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称为晚期智人( 又叫现代智人) ,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属 旧石器时
人和人类社会真正走向成熟的时代,大约是4 ~ 5 万年前至1 万年前,这个时期的人已经是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称为晚期智人( 又叫现代智人) ,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属
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个时期拟应看作是宴会的萌芽时期。为什么? 因为在这一时期,每个氏族都有了自己的图腾崇拜。在前面曾经提到过的几种宴会起源说中,祭祀说得到了学界
大多数人的肯定。因为,人类社会宗教祭祀活动一直被看作是神圣的事,人与神的沟通,通过祭祀与宴飨藉以实现。这种现象在我国及世界各国自古以来就普遍存在。例如在已进
入阶级社会初期的夏代,自然的“原始宗教”逐渐变成“人为的宗教”。从大禹“改孝乎鬼神”、“有夏服天命”、“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等记载看,整个夏王朝就是一个利用鬼神进行统治的初期奴隶制王国。到殷商时代,祭坛的迷雾和沉醉的酒香笼罩着整个社会,宗天、尚鬼、嗜酒成为殷商文化的重要特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殷人尊
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祭祀一直是商王重视的国家大事,几乎是无日不祭。其祭祀的对象之广、名目之多、祭祀之频繁、典仪之隆重,杀牲数量之惊人,在我国历史上
是少有的。如衣祭、翌祭、侑祭、御祭等,这些祭祀几乎都是殷王亲自参与和率领宰臣们进行的,每次祭祀用牺牲或几头或几十头甚至几百头之多,及献上大量的酒。据甲骨文记
载,王室一次祭祀曾用香酒一百坛。祭典完毕后,那些丰盛的“祭物( 酒食) ”,自然成了殷王与陪祭的人的一次宴飨了。祭祀宴飨让人们在醉眼矇眬、神情愰惚之际,仿佛置身
于与神共处的美妙氛围。所以,夏商时代祭祀与宴会是结合在一起的。在我国封建社会,各姓宗祠支祠以及乡社神庙,在祭祀时也盛行各种共食宴飨制度。各代皇帝也有“大酺天
下”、“赐百姓以酒食”的习惯,也是祭祀与宴会结合、更是与原始社会同餐共食一脉相承的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