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餐会餐厨垃圾处理方法

冷餐会餐厨垃圾处理需要需求,结合实际,明确副产品消化途径和消化主体,建立和激活这个绿色市场,从而确保冷餐会餐厨垃圾处理无后顾之忧

冷餐会餐厨垃圾是人类生产、消费、生活过程的产物是城市生活垃圾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大幅度提高,由于浪费或者饮食文化的原因而排放的餐厨垃圾数量惊人,餐厨垃圾问题已成为政府城市管理难点。目前,餐厨垃圾资源化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饲料化、堆肥化、厌氧消化,而且这些资源化处理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然而中国餐厨垃圾还无法实现规范有效处理,其根本原因在于餐厨垃圾的产业链和利益链至今得不到破解,关系链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府有心无力,餐厨垃圾监管基本是空白;二是酒店食堂等产生源单位唯利是图,把餐厨垃圾卖给非法收集群体并获取利益;三是非法收集群体更加疯狂地把收集的餐厨垃圾直接喂垃圾猪,还有更加让人触目惊心的是把潲水油“循环利用”加工为食用油因此,解决好这一根深蒂固关系链是城市餐厨垃圾处理的关键。

冷餐会

一、餐厨垃圾产生现状
1、餐厨垃圾来源及产生量
冷餐会餐厨垃圾有机物含量丰富、水分含量高、易腐烂,且容易滋长病原微生物、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其来源广泛,既有来自居民家庭的分散源,也有大型食堂、酒店等的集中源,主要有四个方面来源:一是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公共场所和旅游景点的垃圾收集点等;二是各类食品批发和零售市场;三是宾馆、饭店和各类小吃店等;四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食堂等。冷餐会餐厨垃圾产生数量巨大,特别是人口众多的城市。据2013年的统计数据,北京市每天产生冷餐会餐厨垃圾约1100 t,其中餐饮业产生量613t,占总量的56%;企事业单位产生量219 t,占总量的19%;宾馆产生量为148 t,占总量的13%;学校产生量130t,占总量的12%。北京方面,目前餐厨垃圾日产生量约为1 200吨(按城镇人口每万人日产1.05吨餐厨垃圾计算)。其中,城区冷餐会餐厨垃圾日产生量约970吨;郊区县日产生量约230吨。综合分析北京市居民生活水平、城市化进程等变化情况,预测今年北京市冷餐会餐厨垃圾日产生量约为1450吨。其中,城区冷餐会餐厨垃圾日产生量约1206吨,郊区县日产生量约244吨,其中,餐厨垃圾中的地沟油含量约4%~5%左右,全市日产生量约65吨。以上数据说明不同城市餐厨垃圾产生量与其相应人口数量极大相关。
2、冷餐会餐厨垃圾的污染风险
中国冷餐会餐厨垃圾现有的流向方式存在极大的污染风险:一是由于冷餐会餐厨垃圾极富营养,是细菌、病毒繁殖的“瘟床”,一些人畜共患病,烈性动物传染病如乙肝、细菌性腹泻等极易通过餐厨垃圾而传播;二是用冷餐会餐厨垃圾直接喂猪,猪感染各种疾病的机会大为提高,然后猪再通过食物链将各种疾病传染给人类,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冷餐会餐厨垃圾填埋造成地下水的严重污染,给子孙后代留下隐患;四是利用“地沟油(泔水油)”非法收集加工销售,并流向食品市场用于加工食品,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二、餐厨垃圾管理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大部分城市尚没有建立冷餐会餐厨垃圾管理机构和出台相应的办法,无政府对冷餐会餐厨垃圾的管理处于真空状态,具体表现在:一是收集无序。当前,收集冷餐会餐厨垃圾的运输工具五花八门,主要有改装的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拖拉机、小四轮等,这些运输工具一方面由于都不具备密封运输的条件,非常容易发生泄漏,造成次污染,另一方面由于收集户为了节约成本,常常是采用无牌无证的交通工具进行运输,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和日常的市容环境。处理不规范。中国大部分冷餐会餐厨垃圾被直接用来喂猪等牲畜,这些餐厨垃圾未经任何处理,有的甚至在运输途中就已变质,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三是法规落后,执法困难。虽然我市冷餐会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点多、面广、数量庞大,但至目前为止,大部分城市尚未出台有关餐厨垃圾处理的有关规定,因此造成对餐厨垃圾的规范处理执法相当困难。

冷餐会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分析冷餐会餐厨垃圾处理处置方法选择不当,将成为影响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潜在危险源。但冷餐会餐厨垃圾也具有废物与资源的双重特性,其资源化的主要途径有:好氧堆肥化、厌氧能源化及饲料化等。
1、冷餐会餐厨垃圾饲料化
冷餐会餐厨垃圾经分选、脱水、脱脂、烘干、破碎,可制成高营养的动物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0%~30%,可供猪、鸡或宠物食用。制造饲料的设备、设施、工艺已基本成熟。国外如德国、芬兰、古巴等国家将餐厨垃圾经适当处理与饲料配合使用,使其资源化。中国饲料蛋白质短缺,部分以进口鱼粉弥补,餐厨垃圾资源化正好可以部分补充饲料蛋白质的短缺。但由于高温无法保证杀灭所有病毒,使用同源性动物蛋白质饲喂同种动物,将会有传播疾病的风险。因此,政府需要慎重推广餐厨垃圾饲料化处理尤其需要制定相关规范和法律,限制餐厨垃圾饲使用范围。
2、冷餐会餐厨垃圾堆肥化
好氧堆肥化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对冷餐会餐厨垃圾中的有机质实现生物降解的过程。餐厨垃圾含有丰富的有机质、适量的水分、均匀的营养元素配比,十分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因此在一定的堆积状态下,餐厨垃圾中的微生物自然生长繁殖,使有机质降解,最终生成稳定的富含腐殖质的有机肥料。如果使用高温快速发酵在定时投加菌种的前提下经过24~48
小时发酵便可产出成品。但堆肥产品受油脂、盐分等影响而难以保证其品质。
3、冷餐会餐厨垃圾厌氧能源化
厌氧能源化技术是指在缺氧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代谢活动,将复杂有机物快速降解成N、P无机化合物和沼气的技术。厌氧能源化不仅具有很高的处理效率,能得到较高肥效的有机肥产物,而且可产生沼气进行能源利用,这在当今世界能源紧缺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从环保、资源及能源利用角度看,餐厨垃圾厌氧制沼气是将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4、冷餐会餐厨垃圾潲水油资源化
潲水油是指冷餐会餐厨垃圾(俗称潲水)经过水油分离,过滤后新得到的废油脂,含有大量的细菌和毒素,一旦被人食用将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因此,潲水油可用来加工成工业油脂或有机燃料,但绝不可用作食用油。若以潲水油为原料,经适当的预处理后,再在酸或碱性催化作用下进行转酯化反应得到粗甲酯,然后经分离、水洗处理及高温蒸馏手段,
便得到可替代石化柴油的生物柴油燃料。

三、冷餐会餐厨垃圾问题剖析
冷餐会餐厨垃圾不是一个单纯的环保问题或某个环节的问题,而是一个产业链和利益链的问题,餐厨垃圾处理受到收集、运输、管理、技术、模式以及利益链等方面的影响,统筹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把握问题的关键,才能解决制约餐厨垃圾处理的瓶颈问题,主要问在中国,餐厨垃圾直接喂垃圾猪的现象可谓司空见惯,潲水油(地沟油)简易加工成食用油的做法也不足为奇。近期,成都曝出潲水油火锅事件,广东挖出粤东某市暗藏潲水油窝点,油源遍及全城餐馆,生产的“潲水油”除了生产者自称的用作肥皂的原料外,经二次再加工用作食用油。由此表明,这些行为人根本不顾及消费者的健康,唯利是图,环保意识低下。利益链难破、冷餐会餐厨垃圾统一收集难当前,中国大部分餐厨垃圾都流向了市郊或周边城市的养猪场;还有一部分被人收走炼制潲水油,销往市区或者其它区域的小型饭店。卖冷餐会餐厨垃圾能有一笔固定的收入,收餐厨垃圾的人还负责拉走饭店的其他类生活垃圾,这对大大小小的饭店来说是两全齐美的事。但如果餐厨垃圾进行规范化处理,不但达不到盈利,而且需要支付一定的收运和处理服务费。因此,在没有政府强制、法律约束的情况下,要打破现存的冷餐会餐厨垃圾利益链是非常难的,即使不让饭店付钱了,就算是免费收集,餐馆经营者也不愿意。如郑州曾有建设先进、能变废为宝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却因为收不来餐厨垃圾而被迫闲置的

四、冷餐会餐厨垃圾处理模式的选择问题
冷餐会餐厨垃圾采用分散处理还是集中处理的问题,目前还存在争议。分散处理减少了运输中存在的泄露危险,尤其是对于运输路程过远的情况下,分散处理存在着优越性。但分散处理效率低、处理不彻底、单位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管理不便,尤其对于饲料化或堆肥处理不适用于分散处理。另一方面,如果采用大规模集中处理,收集运输复杂,对环境及交通的影响大,还涉及征地问题。因此,选择合理的处理模式是建设餐厨垃圾处理系统的一个重要前提。冷餐会处理技术的不规范餐厨垃圾处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
化”原则,其中无害化要求一方面是垃圾本身无害化,另一方面要求整个处理过程无害化,不产生二次污染。冷餐会餐厨垃圾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易腐烂变质,对技术要求较高。而目前中国冷餐会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参差不齐,餐厨垃圾技术工艺有些自动化水平不高,有些在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水和臭气未根本解决,处理后的副产品很难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不良饮食习惯导致浪费严重一分钟前还是佳肴,一分钟后成了垃圾。由于饮食文化和聚餐习惯,餐厨垃圾成了中国独有的现象。中国餐桌浪费惊人,每天产生巨量的餐厨垃圾。

五、冷餐会餐厨垃圾对策思考
冷餐会餐厨垃圾的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固废、水、气等处理领域;又涉及社会管理领域;应依照安全、高效、消除二次污染的原则,采用政府引导、源头减量、统一管理的方式,突破餐厨垃圾处理的技术瓶颈同时,突破管理的瓶颈,从而探索出资源化处理冷餐会餐厨垃圾的多赢模式。
1、立法管理,突破利益链
学习国内外典型城市对冷餐会餐厨垃圾管理的先进经验,了解其立法情况以及监管效果。同时理清餐厨垃圾现有利益链关系,进行单项立法,将餐厨垃圾作为特种废弃物,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明确产生者、管理者和处置者的责任和义务,提高管理者的权威性、效率性和处置者的效益性。
2、形成多样化的处理方式和多元化的处理模式
考虑冷餐会餐厨垃圾副产品消纳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把冷餐会餐厨垃圾加工成附加值高的不同副产品,从而实现冷餐会餐厨垃圾多样化处理同时,也减少了副产品的市场风险。考虑到冷餐会餐厨垃圾来源广泛,既有酒店、食堂等集中源;也有居民家庭等分散源,因此,建议采用“就地处理、相对集中处理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多元处理模式,对城区的餐厨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和运输、集中处理。个别餐厨产生量较大或远离冷餐会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单位可考虑设立小型生化处理机进行单独处理。形成同时做好相应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
3、试点收集,试点处理
冷餐会餐厨垃圾统一收集是最棘手的问题,先易后难,可在机关和高校等单位先行试点统一收集、统一规范处理冷餐会餐厨垃圾,并利用宣传、立法、行政等手段逐步推进更大范围餐厨垃圾的统一收集和处理。
4、投资融资,确定营运主体
冷餐会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是一个投钱和花钱的项目,首先应明确餐厨垃圾的投融资原则以及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分配,政府不仅需要制定餐厨垃圾处理专项规划,同时还要制定投资规划,落实融资和建设、运营体制(即政府投资运营,还是政府投资企业运营,还是靠市场的力量企业投资企业运营管理)等事宜。